2023年某市民因追讨年利率48%的借款,反被借款人举报。根据《刑法》293条,高于36%的年利率已构成非法债务。重点记住两条红线:
笔者经办案件中,超60%的债权人因催收手段违法反成被告。近期曝光的"短信轰炸"案件,涉案公司被罚款200万元,负责人判刑3年。
某餐饮店主2022年追讨30万工程款败诉,只因微信聊天记录被认定证据不足。建议每月做债务台账,关键证据定期公证。
注意!司法实践中,自行上门讨债须注意:
2024年杭州某借贷公司因使用"呼死你"软件,被法院认定构成寻衅滋事罪。负责人王某获刑2年6个月,公司被吊销营业执照。
❌ 冒充公检法人员 ❌ 公开债务人个人信息 ❌ 威胁辱骂亲属同事 ❌ 强行扣留身份证件
graph TD
A[发现债务违约] --> B{是否超诉讼时效}
B -->|未超期| C[发送律师函]
B -->|已超期| D[补充书面催款记录]
C --> E[协商调解]
E -->|失败| F[提起诉讼]
F --> G[申请强制执行]
《民法典》第680条规定:对违法债务,法院有权不予保护。重要提示:涉及赌债、嫖资等非法债务,即便采用合法手段追讨也会被驳回诉求。
特别提醒:2025年新修订的《反催收黑产条例》规定,教唆他人恶意逃债将面临3-7年有期徒刑。维护权益要合法,切莫从受害人变加害人。